
2018年1月27日北京志愿者慰问小组如期来到鹿头村探访孤寡老人,本次活动共9位志愿者参加,这是我第二次组织探访活动,感恩心智家园基金会给我一个服务他人的机会,感恩你们的信任。
前期准备工作,接到基金会的邮件后,开始着手组织活动,中秋节北京地区探访了两个区域,延庆和房山,但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很多细节做的不是很好,志愿者服务人员也不多,经过与大学长沟通后决定,今年只探访一个房山地区,吸取经验,先是组织志愿者,开始是有10多个报名的,但最后实际参加的有9位,随后又联系村主任确定探访时间和人数,确定后上报给基金会。探访前人员分组,孙强带领陈泓予、徐泽珍、王媛媛一组,董秀微、杨艳辉、徐晶、祁凤霞、崔爱民二组,分别探望老人,由于时间没排开,探访物资采购工作由孙强负责,表格打印由陈泓予代劳。感恩大家的支持。
我们探访的第一位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开朗的刘大爷,72岁,无儿无女,有的时候有点糊涂,隔壁是弟弟家,弟弟和弟媳妇对他还算是照顾,我们给他上次探访时候拍的照片,老人家特别开心,征求他帮他收拾一下屋子时,老人说不用了,我自己收拾,尊重老人的想法,除了偶尔有点糊涂,其它的都还很好,有时候还能自己骑电车出去遛弯,生活的还很开心。
探访的第二位老人是哥俩,两人都没结婚生子,弟弟身体还行,哥哥身体不太好,走路不稳,曾经半身不遂,因为平时坚持活动,现拄着拐棍能溜达溜达;有白内障(天天滴汴******氨酸滴眼液)。自己心态好,很知足。看到我们激动地抹眼泪,和我们聊起开心的往事,原来是焊工(62年下放回来的),自己响应党的号召回来的,为村里做脱粒机(70年的时候),生产了卖给别人,为村里贡献不小。
探访第三位刘伯,今年65岁,耳聋,听不清,生活较困难,很多困难都需要村里帮他解决。见我们去探望老人很开心,问他还需要什么,他说什么都不需要了,已经很好了,今年血压不太好,偶尔吃降压药,家里养了好几只猫和小狗,他喜欢也能跟他做个伴,这次看见他比中秋探望时开朗多了,也愿意跟我们聊天说话。
探访第四位叫崔伯,62岁,也是哥俩相依为命,靠国家给的补贴和自己养些鸡维持生活,哥俩身体还都不错。老人不爱说话,有一只耳朵听不见,和哥哥崔振平一起住,两人每年共3000元低保。家里收拾挺干净,屋里暖气虽不太暖,但给人的感觉很温暖。哥哥在屋檐上养了好多只鸡,鸡每次都飞上屋檐下蛋,家里就指望这些鸡。哥哥不仅要照顾弟弟,还要照顾媳妇(精神状况不好,成天捡烟灰、炭灰吃),哥哥腿不好。弟弟住的那个屋冷的像冰窖。
探访第五位李大爷今年78了,老人身体还好,腿疼,胃不好(吃胃药),很健谈,见到我们很开心。自来水没法进屋,自己生了个煤炉,大队发了个取暖器(太费电),屋里还算暖和,睡觉时把衣服全盖在被子上,平时帮侄女干点活(侄女养羊帮忙拉树叶)。
探访第六位叫翟老伯,今年75岁了,有两个傻儿子,媳妇在10多年前就跑了,他说话不利索,大儿子40多了,有点楞,二儿子智力没什么问题,但是没出过村子,别人都说他傻,他自己也觉得傻,有时候村里有点什么活就叫他去干,然后给他点钱,三个人就这样相依为命,屋里很胀,被子都是黑的,说帮他收拾一下,他说不用了自己收拾。给他对联他说过年再贴上。老人看到上次我们去的时候给他拍的照片很开心,我说下次来在帮你带这次的照片,他比划说让我给他洗一个大点的。
探访第七位叫赵叔,今年50岁,直肠癌手术,没有能力工作,家里几乎没什么东西,很穷,上次去探访是在夏天,还没感觉有这么紧张,这次去看到他连个被子都没有,看着真实心疼。
探访第八位王大爷,王大爷小的时候得了脑炎,一辈子都跟兄弟们一起过,不过是自己一个房子住,非常喜欢干净,衣服床单有点脏了就拿到弟弟家让他们给洗,说话也不利落,腿脚也不好,我们这次去看他,他可高兴了,跟我们比划聊天,说鼻子和脸摔破了是晚上从床上掉下来摔得。
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很大收获, 付出爱收获爱,在探望每位老人的时候,他们开心、喜悦的感觉让我们每个志愿者都暖暖的,回来后大家都说这个活动要持续做下去,每个人都表示会持续参加,看到大家对下次活动的期待好感动,当然这次活动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下次在探访的时候会根据每个老人的需求不同买些实用的物资,探望老人时多陪陪他们,多聊会天,让老人感觉到温暖,每到过节过年时有个盼头,让我们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志愿者来参与活动,大家也都深深的感受到了家园和包老师的用心引领,感恩包老师创建的这套体系,让太多人走出迷茫,找到方向,感恩包老师的理念,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5066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