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xbg
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
让生命更有张力---杭州地区关爱孤寡老人活动总结

让生命更有张力---杭州地区关爱孤寡老人活动总结

  • 分类:家人感受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1-1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让生命更有张力---杭州地区关爱孤寡老人活动总结

【概要描述】

  • 分类:家人感受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1-10
  • 访问量:0
详情
  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这是“心智家园“创始人包丰源老师以及所有心智家人的使命!人从出生、成长、年老、终结,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在成长前期人的心智还处于新鲜吸收阶段,懵懵懂懂涉世;成长期精力充沛,嚣嚣张张向前;然而到了老年,不管愿不愿意,都主动或被动的接受着命运的反馈;在社会群体中,”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在心智家园的帮助影响之列,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我们这份星火之爱相信在更多家人相合乃至持续行进之下,必将聚成一团爱火燎原中国乃至世界大地,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在2017年1月6日,杭州心智家园“暖孤”小组冯隆康、叶雅嵐、叶丽伟(新家人),在绵绵冬雨中行进衢州,去探望“700岁”老人……。

  3个小时驱车到达目的地衢州廿里镇 ,当地民政局余良光大哥及妇女主任徐继红大姐早早的等待着我们,简短的交流后我们开始下村探访。在村口,一个皮肤黝黑、灿烂笑脸的大爷跟着我们的“黄马甲”队伍往前走,向他问好,他只是笑着“恩恩、啊啊”,后来才得知他不会说话也听不到,而且就是我们探望的“700岁”老人的第一位许乌子。

  到家后 ,门口坐着一位更老的爷爷 ,他的哥哥87岁的许花塘(是我们探访名单的第二位老人),71岁的许乌子老人在8岁时一场大病导致聋哑 ,与哥哥一直未娶妻、生子,丧失劳动力的他们借宿在三弟家中,三弟说他们是兄弟 ,他要照看的 ,然而两位老人的孤独我们能够感受得到,但满脸质朴灿烂的笑容打动着我们 ,那种至纯的厚道心智 、充满好奇喜悦的眼神让我们感动,那份兄弟情让我们欣慰,累加158岁的两位老人拉开了暖孤序幕…....。

  来到第三位65岁的许雨才老人家里,一间小中厅,里面非常昏暗,一张旧饭桌算是最贵重的家具;左边是他的卧室,里面一张小床上凌乱地堆着衣服,虽然是白天,但根本看不到里面;右边是厨房,放着一个简陋的灶台,他是外来户,平常也不怎么跟人交流,眼神迷离,说话也不清楚,高血压、医院CT报告单上注释他有脑梗倾向,经常头痛,自己种植一点点芦柑维持生活,我们家人经同意后,给他进行了头和颈部的痛点按揉。几次,老人的眼睛闪烁着泪花,想想他可能很少也很久没有人能这样关爱、接触他,那一刻,空间没有任何的声音,如果能停留,我想他会想让时间静止。走时,他不舍的送着我们,眼睛的泪花又再次闪烁,嗓音哽咽,无奈的跟我们告别…...相信这份关爱灵魂的种子一定种在了他的心智之中,让他感到些许温暖!

  来到另一个村庄,见到了一位叫许国富的老人,佝偻着背、撑着一根竹竿,因20年前不小心摔倒没钱治疗导致一条腿终身残疾,无妻儿女,看样子应该有80多岁了,结果才60岁!生活及病痛的磨难在他的脸上冲刷出更多岁月的痕迹,侧面的厨房有很多柴火、草堆,灶台上几碗冰冷的饭菜就是老人的午餐,地上一只小黄土狗,想想可能这是他的伴了。然而他跟第一个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脸上的笑容 ,只不过他的笑容有点像孩子般,无忧无虑无无奈…...哪怕生活这么孤苦,但在他的笑容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到,这种乐观的心智呈现绝对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有种种困难,如孩子般放下它,乐观的面对它,啥都不是事儿。 

  到了85岁的张卸老四老人家里 ,人不在家 ,家里桌子上放着一堆刚切的红薯块。一会回来了,老人步履蹒跚、行动十分不便,高血压、糖尿病、年老耳背,面无表情。政府意将其送至敬老院照顾,可惜老人意愿不强,喜欢一个人生活!老人曾经娶了个二婚老婆,结果没过多久老婆去世了,现在逝妻的女儿会偶尔照看一下他 ,平常主要吃点红薯或红薯粥…...能感受到老人内心的落寞凄凉,当然我们的到来让他也有份好奇与欣慰。

  赶到下一家是一个精神很健硕的70岁老人——李卸老 ,8平米的小房子,灶台就在床边,窗户没有玻璃就用几块塑料布遮着,漏着风。老人没有劳动能力,从小被人领养而来,也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家里挂着几件破衣服,甚至连柜子都没有。南方的冬天寒冷潮湿,老人凌乱的床上还只铺着凉席,看到此景真是让我们心酸!但老人很知足,对我们的到来心里充满感激。

  看望另外一位60岁的周富华老人 ,一直没能看到他人 ,说出去了,屋子里根本没有地方落脚,地上凌乱地堆着破旧的衣服和稻谷,所谓的厨房杂草和干柴占据整个灶台,锅里面盖着两个菜及汤,看着根本不可能是人吃的,旁边很多牛粪 、狗粪…...原来他不爱与人交流且没有工作能力,平时只能自种点稻谷维持生活。原来有个哥哥,去年去世了,有个年老痴呆的80岁老母亲一年前也瘫痪在床,由他照看。

  老人有个嫁同村的妹妹听说我们来了 ,就带我们去了他妈妈那 ,一个瘦弱黑黑的老奶奶在阴暗的屋子里,没有任何的家具,很阴冷,旁边放着冷食,被子上很多旧的脏衣服,他妹妹想把他妈妈半扶坐起,显然老奶奶虽然不能讲话表达但我们能感觉到她对这女儿的失望和无奈!我们给奶奶红包时,老奶奶死活不要,推还给女儿,女儿把红包硬塞至老奶奶手里。后来我们跟这“闺女”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留下遗憾,孝敬父母,你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榜样!”那时,不知道她能不能有些许触动,跟奶奶道别,当时我们的心情挺沉重的!百善孝为先,希望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再到另外一个村,路口遇到了63岁的王年林老人,一只脚残疾,没穿袜子,眼神紧张,靠近闻到一股很大的异味,原来失禁尿湿了裤子。进入家里,一个看着比他年轻的老人家迎接我们,原来是他父亲,已经93岁了,老人家原来是村支书,非常热爱国家、热爱共产党,年轻时娶了一个智障的老婆结果生的孩子也都有遗传。曾经家业很大,就这样落寞下来,与这个智力残障、身体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他很坚毅硬朗,给我们兴奋的讲着以前的革命故事,我们还向他敬军礼,他很高兴,每天很早起来把院子、村里的几条道路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是他的价值,每个独有的生命都有他的价值,不管在任何阶段,我想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老人家的那种革命信仰很令我们震撼!提到国家、提到毛主席,提到政府的反贪…...现今的物质愈来愈充裕,然而有信仰的心智在匮乏,当然,时代在唤醒这种能量!

  接下来一位63岁的郑樟土老人家除了右脚有残疾看着还好,然而以他的话来讲“表面看着可以,里面已经不行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股骨头坏死、前列腺肿大,无妻儿女,借宿在兄嫂家里,靠低保维持生活。

  最后一位黄法林老人76岁,家里收拾的很干净,没有娶过妻子,有5个兄弟,但从不往来。自己患有肺结核、贫血,当时看到墙上挂着他已故母亲的照片,心想不管多大,都是父母的孩子,没有父母的孩子,这样孤苦内心肯定不好受,邻居说是前年去世的,他也不怎么说话,我们探望他的时候,脸上也没什么表情。希望我们的到来能够给老人内心点燃一丝微弱烛光!

  探望结束后热情的徐大姐邀请我们到她家坐下,感谢我们的到来,俞大哥也代表镇党委感谢心智家园组织为这些老人带去了温暖。短短一天对于我们几位家人的内心触动及人生的成长意义重大!我们都会老去,每个独有的生命都有其独有的经历及价值,跟这些累加起来700岁的老人接触,让我们体会到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当知行合一的去体验,内心那份爱的能量就会被唤醒!珍惜一切感恩一切!感恩包老师,感恩心智家园这份大爱,影响着无数生命帮助更多的生命,让更多的人更有价值,生命更有张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imgboxbg

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0-08-07 10:44:39

    

Copyright © 2020 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5066244号

Share: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