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筑梦大朗
2013年10月19日下午3点,包丰源老师及学员一行15人,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大朗村,准备参加“大朗•心智财富小学”的改建竣工揭牌仪式。
大家刚下车,村里的老书记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拉着我们的手,不停的说“欢迎!欢迎!”还没有走到大朗•心智财富小学门口,大家就看到镇领导、老师和孩子们都站在学校门口列队欢迎,整个校园洋溢着令人振奋的热情与喜悦。在粉刷一新的教学楼上,从上而下悬挂着两幅醒目的对联,一幅是:创造财富益村利民同育栋梁材;启迪心智兴国安邦共圆中国梦。另一幅是:十年树木,今朝教育创强群策群力;百年树人,他日桃李满镇争芳斗艳。横幅写着:大朗小学校舍维修项目工程竣工暨“大朗•心智财富小学”揭牌仪式、北京心智财富学苑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赠送思贺镇教学设备仪式。
信宜市妇联主席陈超云、信宜教育局谢干明科长、镇党委副书记何清嵩、副镇长罗利芳、镇教办主任陈志坤、大朗•心智财富小学校长周华标等人出席了揭牌仪式活动。
在揭幕仪式上,思贺镇妇联主席陈超云女士代表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发言中她谈到:“大朗小学是我的母校,这31年来没有任何的改变,很多设施都已经年久失修,有的还存在着安全隐患,现在的孩子还在使用30年前的桌椅,而且大多都是破烂不堪。是心智财富学苑的爱心人士的善举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常感谢你们!”
包丰源老师在发言中讲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教育的过程中,良好的环境对于培养人才和人的成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这一切新的改变,感到非常的开心和喜悦。心智财富学苑的使命是‘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我们在践行使命的同时也将尽我所能的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和付出,这也是在为自己多积福报。”
接着,邓君代表学苑在仪式上发言,表示对这次活动成功举办的祝贺,并与周华标校长举行了赠送物资的交接仪式。周校长向包丰源老师赠送了“捐资助学,支持教育”的锦旗后,在发言中再次感谢心智财富学苑的爱心善举和为孩子们的付出和大爱的彰显。
思贺镇大朗小学原来校容校貌破旧,教室、课桌、黑板残旧破损,教学设备几乎空白,严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在包丰源老师的倡导下,心智财富学苑的学员们共同出资30万元,改建并维修了该校的教室、门窗、学生厕所,新建了1个学生食堂,更换了257套课桌椅、11个讲台、11块黑板。还为所有教室、食堂、老师办公室添置了52台风扇,在改建阅览室的同时又新增了3个图书架、2个阅览桌、1000册图书,以及教学设备、体育器材和食品等等。经过一番改造和装置,大朗小学的硬件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
讲话结束后,在镇教办主任陈志坤的引领下,大家来到学校门口,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周华标校长和包丰源老师共同揭开了“大朗•心智财富小学”的牌匾,为这个学校和这里的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在镇领导和校长的陪同下,大家参观了新的教室。听着陈志坤主任为大家介绍这间学校原来的样子和今天的变化,大家都十分的感慨,都为能够帮助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看到结果,感到无比的开心和喜悦。在三楼的阅览室门前,周华标校长与包丰源老师再一次共同揭开了“心智财富学苑•爱心阅览室”的牌匾。
随后,大家又坐车到3公里外的“大朗西涌•心智财富分教点”参观。分教点的教室的焕然一新,再一次让大家见证了什么叫“天壤之别”,大家都为之欣喜无比。
之后,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下一步资助大朗村孩子的教育,大家分成了两组,分别由村干部带领,到需要得到帮助的贫困家庭中做探访工作,并为每个家庭送上了米、面、油和慰问金等。
当晚,思贺镇的群众自发组织了一场歌舞文艺晚会,庆祝“三屋•心智财富小学”、“榃方•心智财富分教点”、“大朗•心智财富小学”、“大朗西涌•心智财富分教点”的揭幕,感谢心智财富学苑为思贺镇所做的贡献及所给予的支持。晚会完全有群众组织和出资,一共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当地居民们早早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拿手好戏,从9岁的孩子到70多岁的老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心智财富学苑的感谢。前去的李华林、肖长安、邓君、盘江涛、田芳、吴宇辉也临时创意了舞蹈《踏浪》,徐超明、温晓萍、缪仕胜、黄宇、邓美兰、宋安安也为大家表演了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招辉和广东恤孤会的梁栋斌合唱一曲《留住这时光》……晚会的结束时间一推再推,连大朗村的老书记也按耐不住清唱了一首老军歌……
灯光中孩子们的笑脸让人感慨!贫困练就了孩子们的坚强,苦难孕育了孩子们的梦想!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为了让孩子们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好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我们一同见证了北京心智财富学苑为此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见证这份大爱的绽放。这也是北京心智财富学苑自2005年成立以来,持续了八年的慈善活动的延续。
有爱就有希望,让我们共同携手,用爱心去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用行动去帮助他们成就梦想。
助学三屋
20日上午,大家又来到思贺镇三屋村,与当地政府领导和学校师生们共同出席了“三屋•心智财富小学”的扩建竣工揭牌仪式活动。
揭幕仪式由镇教办主任陈志坤主持,宋安安代表学苑发言说:“心智财富学苑自成立以来,将‘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的使命和理念践行了八年。今天,很荣幸能够为信宜三屋•心智财富小学尽一份我们的绵薄之力,我们相信:这份努力、这份用心以及这份付出和孩子们链接在一起的时候,揭开的必将是一次新的梦想,是更大的理想!我们也坚信: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把这份爱持续的传递下去!”
三屋•心智财富小学校长谢振山发言时难掩激动的心情,在由衷的感谢心智财富学苑之余,告诉我们:三屋小学原是全镇最为落后的学校,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次看到学苑不但一直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更用最实际的方式和方法来为社会上有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所有这些善举感动、滋润着三屋全校师生,为三屋村撑起了片片绿荫的希望……内心的感谢无法当面道明,唯有将捐赠资金真正用于学校建设,让贵公司的这一种精神在同学们扎根发芽并开出善的道德之花,让这种精神在教师身上延续!
镇党委副书记何清嵩的发言也是感慨万分:
“心智财富学苑的本次捐助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是无比巨大的,本次改建,改善的并不仅仅是教学环境和办学设施,更是让这里的孩子和老师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学会了懂得感恩,对社会产生了更美好的感受,同时也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和认真教学。
“原来的三屋小学沿用的是三十年前的教学设备,校舍失去了遮风挡雨的功能,桌椅已经破损变形,炉灶简陋破旧……然而,一年又一年,这里的人们依然在坚持着办学教学,孩子依然在持续不断的努力学习。感动于他们的坚强,感谢心智财富学苑为原三屋小学资助了25万元用于教学楼的修建,更换了158套桌椅、8个黑板、10个讲台,新增了38个电扇、3个阅览架、2个阅读桌和1000册图书,并新建了一个学生食堂,让学校焕然一新,为老师、孩子和村庄带来了新的希望!”
讲话结束后,缪仕胜代表学苑与谢振山校长在大家的掌声中共同揭开了“三屋•心智财富小学”的牌匾。
随后,大家又一同前往“榃方•心智财富分教点”——新的教室,新的面貌,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更加坚定的信心!
经过改进的教室整洁且明亮,孩子们再也不用受风雨之苦;新建的食堂干净且卫生,学生们再也不用为吃饭而犯愁;焕然一新的图书馆将引领孩子们步入更深的知识海洋……愿孩子们都能够这美好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揭牌仪式结束后,大家还是分成了两个组探访贫困家庭。尽管山路崎岖难行,大家却不为所惧,带着自己的爱心把米、面、油、现金等送到了贫困家庭中并看望了这些家庭的孩子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这些孩子的教育和家庭情况得到改善。
活动缘起
2013年7月和8月,心智财富学苑开展“中国太阳——广东信宜思贺助学支教行”活动。7月25、26日,招辉、李华林、宋安安一行三人和广东省恤孤促进会的梁主任、南方日报社和南方都市报的两位记者一同前往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探访学校建设及孤儿的生活情况。希望通过此行可以深入了解思贺镇的实际教学情况,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以帮助贫困地区的教育以及让孩子们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在两天里,招辉等人共走访了九所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是在80年代依靠村民和政府集资兴建,大多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很多学校的门窗几乎全部是坏的,不停摇晃的木桌椅满是岁月的刻痕,学生吃饭的地方更是黑暗和简陋。
经过实地探访和考察,心智财富学苑决定对大朗、三屋两所小学进行捐助,并于8月10在思贺镇揭开了“中国太阳•广东信宜思贺助学支教行”活动帷幕。北京心智财富学苑计划共出资55万元,用于修复思贺镇三屋和大朗两所小学的基础和教学设施等项目,成立“三屋•心智财富小学”、“榃方•心智财富分教点”、“大朗•心智财富小学”、“大朗西涌•心智财富分教点”。
信宜市是一个留守儿童聚集的大市,很多父母在生下孩子后为了生活都选择到外地打工。而思贺镇更是位于信宜市的最偏远地区,仅有4万多人口,地处山区,经济作物单一,经济发展滞后。
大朗小学成立于1992年,位于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大朗村,距离镇区所在地3公里,建有一个分教点。校内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300多人,其中1至6年级学生近300人,学前在读幼儿100多人,教师18人。学校环境非常简陋,甚至可以说是破烂不堪。由于经费原因,从92年建校至今所有设施没有更新过。但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朗小学只有四间教室的、极其简陋的支教点二楼的一个教室中,在整齐的、只有上面和中间的隔板、表面已经磨得非常圆滑的课桌后面的墙上,赫然设有一个“种梦于心”的小园地——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纸片,把自己的愿望贴在了墙上。其中,一张粉红的纸片上整齐的写着:“我想要书包。我想要笔盒。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在学校办公楼的墙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张鲜红的喜报,一名孤儿在刚刚举行的六年级水平监测中获得了全镇第一名。并且,全镇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也出自这个学校——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在前来考察的学员们炙热的心中冉冉升起。
三屋小学建于1952年,由于资金问题近30多年也是没有进行过更新和修复,破旧的校舍、磨损严重的桌椅、熏黑简陋的炉灶……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三屋小学的一楼,桌椅都整齐的靠在走廊的一边,外墙的一边却留下了很大的位置——原来因为资金紧缺,教学楼建好以后所有的窗户都是没能装上窗门,更没有挡风雨的玻璃!由于多年来雨水的直接侵蚀,在课室里可以看到很大的一片墙上已经长满了鲜绿的青苔。透过破旧不堪的门向课室里面看去,难以想象孩子们每天在这里上课的感受。由于很多孩子住的较远,学校也没有条件为孩子做午饭,孩子们只能用几块砖头搭起简陋的炉灶,把带来的米加上水煮成稀饭,如果遇到雨天,孩子们的午餐就更成问题了。
朴实的衣着掩盖不了孩子们内在的坚强,破旧的校舍泯灭不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面对孩子们的乐观与自强,面对孩子美好的愿望,心智财富学苑在包丰源老师的倡导下,决定用自己的爱心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捐资重建大朗小学及三屋小学,为孩子们建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探访贫困家庭
2013年10月19、20日下午,在信宜市思贺镇大朗及三屋村委会的带领下,包丰源老师与心智财富学员一行人等在罗丽芬副镇长的陪同下,对坑尾、正垌、榃方的八户贫困家庭进行了探望。
(1)陈雄的6口之家。四十多岁的陈雄在上高中时就患上了精神病,作为家中最主要劳动力却是病残之人;父亲陈振辉已经七十多岁,母亲杨梨凤也已是风烛残年、腰弯背驼的老人家;妻子在很早的时候就扔下三个孩子离家出走。陈雄的三个儿子(老大陈钊荣11岁、老二陈荣飞8岁、老三陈荣芳6岁)现在分别就读于大朗•心智财富小学的五年级、三年级、一年级,孩子们每天上学都要走近一个小时的石子路。而他们赖以生存的只是人均一百多元的低保。
(2)梁伟梅的7人之家。梁伟梅残疾且智障,她39岁的丈夫陈振开在外搬水泥打零工,每天的收入没有保障,好的时候一年收入约4000元。家中敬养80多岁的公公陈炳南和73岁的婆婆梁美珍,抚养两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大女儿陈英芳11岁、二女儿陈永芳9岁分别在大朗•心智财富小学就读四年级和一年级,小儿子陈伟发5岁在家),所以不得不依靠政府补贴的低保维持生活。
三个孩子的居住环境光线很暗,虽是二层木楼却已是年久失修,家里仅有的一盏微弱的节能灯只能发出淡淡的黄色的光。但就在这盏节能灯下,一堵旧墙壁上高高的贴着两个女儿在学校获得的四张三好学生奖状。三个孩子是他们一家人的希望!
(3)周荣汉的5口之家。这也是一个年收入大约只有4000元的贫困家庭。男主人周荣汉40多岁,患肠癌快两年了,已经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患病以来,他长期在深圳的弟弟家看病,在外欠下了很多医药费。女主人是40岁的杨凤珍,她在家干农田活或小零工,还要抚养三个孩子(大儿子周剑锋13岁上初一;11岁的二女儿周倩怡和9岁的三儿子周国帮就读于三屋•心智财富小学)。全家也靠政府低保人均每月一百多元度日。
(4)欧汉权的7口之家,年收入大约在3000元。男主人欧汉全41岁,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平常会在村里打零活,没零活时就回家务农。妻子李秀英33岁,家里有五个孩子(大女儿欧水英17岁,13岁的二女儿欧带娣、11岁的三儿子欧华荣和8岁的四女儿欧金娣就读于三屋•心智财富小学,五儿子欧华军2岁)。全家靠政府低保人均每月一百多元度日。
(5)陈家浩的5口之家。陈家浩兄妹3人均在读书,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深圳打工补贴家用,全年收入大约在12000元,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他们居住的房子是30多年的老楼,楼高2层,和爷爷及叔叔伯伯一共5家人居住在一起。房子年久失修,墙体尚牢固,但屋顶漏水严重,虽然在卧房蚊帐顶上挂着几大块塑料薄膜,但仍有雨水漏进屋中;在楼梯上摆着一溜的脸盆和水桶,用于随时承接雨水。
陈家浩是个内向的男孩,学习用功,这几年在学校获得的奖状有厚厚的一叠——他几乎年年都获得学校成绩优秀奖、日程管理评比活动一等奖以及作文比赛奖。与家浩一起居住的叔伯姐姐们当天还一起为大家演唱了英文歌曲,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的是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和梦想。
(6)杨少兰的5口之家。杨少兰姐弟3人均在读书,在校成绩较好,经常评获校成绩优秀奖。父母靠务农养家,全年收入大约在9600元。但是由于父母长期患病,每月月均开支3000元,所以严重的入不敷出。少兰的父亲脸色蜡黄、身体虚弱,患有输尿管结石,今年住院6次,却仍未打下石头;妈妈患有妇科病需服药治疗。
杨少兰一家五口,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在一栋一层高的旧楼中。楼房漆黑狭窄,客厅由厨房改建而成,墙体乌黑,面积狭小,客体两旁共有3间小房间,黑漆漆的不见阳光,白天也只有晚上7、8点时的亮度,居住条件很差。
(7)吴锦雄的9口之家。这个家庭共有7个孩子,4个儿子3个女儿。最大的16岁,休学在家照顾弟妹,最小的孩子才3个月大。目前家里还有4个孩子在上学。母亲有轻微的智力障碍,在家务农。父亲务农兼做散工,年收入大约10000元,家庭经济困难。
家里有两间旧平房,一栋面积约30多平方米的在建房,是由外地的爱心人士捐资修建,目前只建了一层。全家9口人都居住这个房子里。
(8)杨元昌的10人之家。杨元昌夫妇共育有7个孩子,6个女儿1个儿子,其中5个孩子在读书,老大高三、老二初三、老三初一、老四六年级、老五四年级。老六和老七是龙凤胎,年仅3岁。其妻在家务农,杨元昌在深圳打工,年收入约10000元,家庭经济困难,还要敬养现年83岁的爷爷。杨元昌一家的楼房是10年前修建的,共有四个房间。
一路探访,大家一路为这些家庭带去了米、油、面、食品和慰问金,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资助计划,为下一步资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此,心智财富学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践行!
心智财富学苑的使命是“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这些年我们用自己的显微努力帮助和支持了玉树、汶川、雅安的灾区援助,致力于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以及对贫困山区孩子教育、农民工学校教育、建设图书馆等项目的资助。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际的行动,在传递爱心的同时能够充分的影响并调动社会的力量,让爱的明灯去照亮更多的人。
我们也希望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点燃内心希望的同时行动起来,为他人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让阳光一样的温暖播撒到更多的地方,在情暖人间的同时为爱续航!这也是心智财富学苑所创立的“中国太阳公益活动”的宗旨所在。
真水无香,真爱无痕,心智财富学苑所走过的是一条充满爱和阳光的璀璨之路,让这份爱在社会中延续、传承,才是整个社会的福报;让这份爱,在璀璨的阳光下热情的绽放繁衍,生生不息,连绵不绝!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心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用爱为孩子们建造一片知识的海洋,让我们汇聚所有的能量,点燃每一个希望,让爱传递!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0-08-07 10:44:39
Copyright © 2020 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5066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