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xbg
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
有爱就有希望——广东信宜探访之行

有爱就有希望——广东信宜探访之行

  • 分类:项目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7-26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有爱就有希望——广东信宜探访之行

【概要描述】

  • 分类:项目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7-26
  • 访问量:0
详情
7月25-26日,心智财富学苑学员招辉、华林、安安一行三人和广东省恤孤促进会的梁主任、南方日报社和南方都市报的两位记者一同前往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探访学校建设及孤儿的生活情况。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帮助到贫困地区的教育及孩子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
 
 
    25日早上,两台车子经过4个小时车程,于下午1点到达信宜最边远的思贺镇,在中心小学陈校长的带领下,驱车前往附近的三间小学。
 
 
 
    首先到达的是大坪小学,一新一旧两栋两层的校舍映入眼前。陈校长介绍大坪小学旧校舍建于1986年,由当地群众每人集资60元,共投入18万元建成;新教学楼2011年由省灾后重建资金拨款100万建成。从外表看来学校情况还算强差人意,但是当陈校长把我们带到教学楼旁学校的一个角落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前的是黑乎乎的墙和一排只用几块砖头搭起的小灶。经过介绍我们才知道,这个地方是学生们每天中午做饭的地方!我看着就是简单的靠着几堵墙围成的还不能称之为房间的黑黑的空间,中间放着一张用砖头堆起来的桌子,炉灶散落在每堵墙的下面,心一下子沉下去了。以前也看过很多报到说孩子在学校的午餐很简单,但是至少还是有简陋的饭堂为孩子做饭,而这些孩子,每天中午下课后,还要自己一个个在这些用砖头垒起来的炉子上做午饭!更让我震撼的是,这里的孩子中午的伙食很简单,即使是家庭比较好的话也就是吃到稠一点的粥和一些腌菜。而这种做饭的情况在这里是非常普遍的!同行的梁主任介绍,一天中午他曾经跟着孩子们一起在这样的炉上做午餐,孩子们告诉他最好吃的就是在粥里加上方便面的味道。于是梁主任买来了一包方便面,孩子们把粥做好后把面碎了把所有调料和进去。当时梁主任看到那些粥就像猪食一样难以下咽,但是孩子们却像是在品尝天上的美味。
 
 
    第二站是大榔小学。在只有四间教室的、极其简陋的支教点二楼一个教室的墙上,在整齐的、只有上面和中间的隔板,表面已经磨得非常圆滑的课桌后面的墙上,我赫然看一个“种梦于心”的小园地——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纸片,把自己的愿望贴在墙上。一张粉红的纸片上,整齐的写着:“我想要书包。我想要笔盒。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 
 
 
    大榔小学位于信宜市思贺镇大榔村,距离镇区所在地3公里,有一个分教点。校内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01人,其中1至6年级学生287人,学前在读幼儿114人,教师18人。走进大榔小学,在学校办公楼的墙上,我们看到一张鲜红的喜报,一名孤儿在刚刚举行的六年级水平监测中获得了全镇第一名的成绩。
 
 
 
    在主教学楼前有两个水泥地的篮球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同行的梁主任介绍,有这样的一个场地,还是得益于村里的老书记,09年老书记上任时,把镇里给他用于装修办公楼的拨款,全额投入到学校,加上村民的集资,终于修出了两个水泥的篮球场。
 
 
 
而今天最后勘查的高田小学,虽然已经开始对外墙进行修复,但是从教室里还是看到和前面两间学校同样的墙体剥落、门窗破旧、地板坑坑洼洼。这些学校其实同样面临由上级拨付的修复资金不足的情况,但是因为孩子放假的时间有限,学校还是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先把可以修复的尽可能先修复。
 
 
 
    而且在高田小学附近,我们顺路探访了一对10岁和8岁的孤儿姐妹。她们的父母在4年前相继去世,本来还有一个15岁的姐姐和一个弟弟,但是弟弟也去世了,姐姐是侏儒,但是为了可以生活下去,到深圳的电子厂打工去了,剩下的姐妹中,姐姐的右脚也是残疾行动不便。幸运的是父亲在世时修了房子,所以姐妹俩还有一个还是毛胚的房子可以安身。在黑暗的厨房,没有看上去可以煮食的东西,只有一个大大的锅中还装着泛着一点油光的水。在孩子的床上,只有脏兮兮的已经看不到花纹的一床被子,里面的棉花已经清晰可见。在屋外的竹子上,晾着五、六件衣服,那就是她们全部用于蔽体的东西。屋子里没有鞋子,两个小女孩就是这么光着脚跟着我们在屋里转,简单的回答着我们的问题。
 
 
 
    高田学校的校长告诉我们,这两姐妹还算好的,她们的叔叔每天还会来看她们,至少保障了她们的基本生存。在不远的山岗上,有一家三个孩子和精神失常的妈妈住在一起,爸爸已经去世,最大的孩子9岁,已经辍学,每天到山上的橄榄树下减掉下来的橄榄去卖以养活一家。
 
 
    太阳悄悄的下山了,我们在思贺镇中心小学的教师饭堂用过晚饭,一路的疲劳却无法掩盖沉重的心情。在小旅馆中,中心小学的陈校长、恤孤会的梁主任和我们又聚在一起,回顾一间间学校的情况,讨论思贺等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探讨孩子们可以依靠的条件和支持的方法。在万籁俱寂的小镇上,我们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澎湃。
 
 
    第二天一早,简单的吃过早餐,陈校长接着继续带着我们探访了横岗小学、大桐小学和三屋小学。同样破旧的校舍,同样磨损严重的桌椅,熏黑简陋的炉灶......一幕幕一重重的在我们面前上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三屋小学的一楼,看到整齐的桌椅都靠在走廊的一边,在外墙的一边留下了很大的位置。看到我的疑惑,梁主任苦涩的笑了一下,用手指着窗户,我才发现所有窗都是没有窗门的,更没有挡风雨的玻璃!而且由于雨水的直接侵蚀,在很大的一片内墙上已经长满了鲜绿的青苔。透过破旧不堪的门向课室里面看去,很难想象孩子们每天在这里上课的感受。
 
 
 
    我们知道: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互为因果的关系,才创造了社会群体的和谐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个体的一切都离不开组织的整体环境;我们是宇宙的同仁,同在一个空间和维度,既然我们都是社会系统中的一员,就应该负起责任和义务,对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当我们得到意味着其他众生在失去,所以,我们必须给予我们能做到的回馈,这就是所谓的慈善。慈善其实不是我们的荣光,而是我们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其实慈善只是一种说辞,我们只是自己在用给自己的方式来回馈我们自己的地球家园。
 
 
    心智财富学苑八年来的风雨兼程,本着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的使命,点滴践行着这个思想,用最实际的方式和方法来为社会上有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心智财富基金决定拨出款项修复其中的两间学校,并重新购置桌椅、修建学校的厨房和图书馆,以保障孩子们的基本学习条件。同时将对全镇的三十九名贫困学生进行生活资助,以保障他们可以在学校受教育。
 
 
 
   因为我们坚信,有爱就有希望。因为我们永远是一体,我们永远在一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imgboxbg

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0-08-07 10:44:39

    

Copyright © 2020 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5066244号

Share: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