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17日,心智家园南宁志愿者开启了2017年中秋国庆节前探访孤寡老人的活动。我参加了其中一个小组,我们小组的组长是马升群,其他还有包括我在内的四个组员,分别是维象,桂敏和有三个宝的辣妈马英。由组长升群带队,我们用大半天的时间,探访了西乡塘区6位老人,他们分别是住五里亭附近金满花园的梁维新、凌虎生、张汉森、卢秉光和张秀芳,住西乡塘客运站附近的范其光。用老师的话说,经历就是恩典,这次活动带给我感触颇深,又一次见到自己。
这六位老人(凌虎生55岁,不算老,但身患多种重症,靠低保生活),我没有太过仔细去了解他们的人生际遇,但从他们都无儿女、孤身一人住狭窄的公租房(卢秉光住弟弟给的狭窄小单间)、靠低保生活的基本情况看,可以知道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不寻常的故事,有的经历还很坎坷,但从我们探访他们、了解他们来看,这几位老人的现状和对生活的态度,却非常不同。
图:探访凌虎生
印象最深刻的是79岁梁维新和72岁的卢秉光两位老人。
梁维新是我们探访的第一位老人,因为有社区帮忙通知,他知道我们要来,便在门口一边劈柴一边等我们。他家住一楼一个约40平方米的单间,他见我们来了却没有把我们往家里让,我们就在门口蹲着和他聊了一会。老人家讲南宁白话,他家据说曾经很好,在当年的政治运动中受了迫害,从中山路迁到现在的居住地,他有很多伤心的往事,对现在的生活有很多的不满意,但是平时无人可诉说,都压在心里。当我们去看他居住的小屋子时,不夸张地说,都被震惊到了,屋里全部堆满捡来的废物,包括阳台、卫生间和门口,屋内几乎无容脚之地,更是无容身之所,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老人家的床,因为床上也堆满了杂物。在这样一个家里,几乎看不到一件稍稍值钱的东西。我只在屋里呆了一小会,便感觉很难受,可是老人家却一直这么住着,他可能已浑然不觉,或是不顾了,他可能一直都活在以往的伤痛里无法走出来。唉,可怜的老人家。
图:探望梁维新老人
而72岁卢秉光,却是另外一个样子,虽然也是住着狭小的屋子,但屋内干净整洁,基本生活用品齐全干净,还有一台液晶的电视机。招呼我们落坐后,大家聊家常,言谈间老人朗朗笑声不断,对自己能领低保过晚年而感恩政府,对我们的探访也非常感谢,还详细询问我们的来处及心智家园的活动,老人平时喜欢看电视,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足。老人家身体硬朗,虽已年过七旬,但三十多年来坚持洗冷水澡从不间断,还经常到外地的山上采草药。老人家的开朗乐观都感染了我们,大家临别时都与他合影留念,多好的一位老人。
图:探望卢秉光老人
在我们探访的这6位老人中,张秀芳老人年事最高,已经86岁,据说老人家原是越南姑娘,嫁到广西来,无儿女,老伴在一年前走失了,剩下她孤身一人,身体也不太好,腰椎骨质增生,行动不便。她一生也经历坎坷,但老人家表现却很淡定,居住的屋子都收拾干净,满头银发,精神状态很好,对我们的到来高兴着,让人能感觉到她身上那份坦然接受生活中各种磨难的从容和力量。我们走的时候,尽管我们叫她不要送,她还努力起身把我们送到楼梯口。那又是一位可敬的老人。
图:探望张秀芳老人
探访这几位老人结束,心里不由地感慨,这几位老人家,经济条件是一样的,都是领低保过生活,但幸福感相差甚远,而这一切,却是由自己对生活的选择决定的。所以,提升自己,超越过去,是多么重要!
感恩包老师创办的心智教育家园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感恩这次一起探访的各位志愿者!升群组长的细心和担当,维象、马英和桂敏的耐心和有爱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恩大家一路同行!
南宁站: 陆岸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5066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