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21日下午三点整,南宁瓘良组的东燕、彭磊、栾莉、媛媛、瓘良、卢娟继续为七位孤寡老人送上中秋红包、面条、花生油、大枣、大米、月饼等慰问物资和300元慰问金。
瓘良组慰问的第一位老人叫农梅妹,老人精神不错,她最近搬家了,今天下午特意早早到社区等我们。老人今年65岁,一家四口,老公已去世,儿子们都有病,其中两个孩子是二级精神病,一个孩子是三级精神病。老人见到我们特别开心,现在搬了新的地方,至少是新的开始,她非常感恩基金会。
图:志愿者们与农梅妹合影
瓘良组来到第二户老人李柳影的家。阿姨在楼梯口迎接我们,认出我们的家人一月份底曾经探访过,很开心。尽管阿姨的丈夫已经去世,每月有600元遗嘱补助,虽然自己一个人住,但是我们看到她的房间整洁,窗几明净,笑容满面,身体健康。我们希望阿姨一直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阿姨膝盖和腰部有时疼痛,阴天会更不适,瓘良让老人每天早上九点晒太阳,晒背部,补阳气,对她特别好。
图: 志愿者们与李柳影合影
我们在社区廖主任的带领下来到第三户孤寡老人陈琼。陈阿姨今年81岁了,广东梅县人。她丈夫已经离世,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患高血压,糖尿病,打零工;二儿子中风,说不出话来,手也不能动弹,需要长期护理;四儿子患肝癌于去年去世。全家收入很低,目前有一个儿子领低保500元/人/月,陈琼每月有600元遗嘱补助。4个人一起居住在一套陈旧的一厅两房,二儿子住在客厅的旧铁架床上。
阿姨心肌增大,腿脚不好,腰背疼,行动不变。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阿姨眼中含着泪,感谢我们年年记着她。
图: 志愿者们与陈琼合影
我们来到第四户杨婉英阿姨。阿姨丈夫去世,本人无退休金,每月有600元医嘱补助。她的大儿子患有精神病,二儿子现被抓在看守所,已离婚,三儿子患有肺结核,走不了路。
由于杨阿姨的三儿子患有肺结核,社区廖主任让我们简单慰问一下就可以了。
图: 志愿者们与杨婉英合影
我们来到第五户老人苏美桢家中。阿姨今年70岁,年老体弱,丈夫离世。两个女儿患有精神病,靠儿子打零工维持生活。阿姨腿脚不便,对我们年年来看望表示感谢。
图:志愿者们与苏美桢合影
我们在楼下偶遇第六户老人沈桂兰。阿姨正在和街坊邻居聊天,认出我们是又来看望她的“黄马甲”,非常开心。阿姨82岁了,丈夫去世,本人无退休金,每月有600元遗嘱补助。她的女儿患有精神残疾,无工作能力。老人对我们每年都记得她表示感谢,我们为乐观的阿姨送上月饼、中秋红包、油、面条、大米等物资,并把物资送上她家,祝愿老人身体健康。
在她家里面,看到她捡柴作为做饭做菜的能源,我们都很吃惊。顿时感到我们能为这个群体做的也是很有限的。
图:志愿们与沈桂兰合影
我们来到第七户邱秀惠的家。邱阿姨76岁,丈夫去世,本人无退休金,每月有600元遗嘱补助。她儿子患有晚期肝硬化、肾结石等病无法工作,儿媳离家多年已失联,孙子读初中。邱阿姨家里整洁、干净,身体和精神状况尚好。
图: 志愿者们与邱秀惠合影
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多关爱孤寡老人,用我们的双手为他们送去温暖,抚慰他们饱经风霜、孤苦无依的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爱和关怀。不仅仅起到了一个宣传的作用,能象征着社会正义的力量,能使更多人参与进来,弘扬一种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优秀精神,也能得到一种赞扬形式的社会回报。非常感恩包老师,感恩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
南宁站:廖冠良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二维码
Copyright © 2020 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5066244号